梅州华图题库

首页 > 华图题库

材料: 班上的幼儿总记不住饭后漱口,一天早上,刘老师找了两个透明的塑料杯放在桌上,其中一个杯子里面装满了干净的水。早饭后刘老师让小朋友接水漱口,并让他们把漱口水吐在空杯子里,让全班小朋友来观察。孩子议

广东华图教育 | 2021-10-04 07:42

收藏

  主观题

  材料: 班上的幼儿总记不住饭后漱口,一天早上,刘老师找了两个透明的塑料杯放在桌上,其中一个杯子里面装满了干净的水。早饭后刘老师让小朋友接水漱口,并让他们把漱口水吐在空杯子里,让全班小朋友来观察。孩子议论纷纷:“这两杯水不一样,一个很干净,一个很脏。”“那个杯子里的水里有东西了”。刘老师问:“这些脏东西原来藏在哪儿呀?”孩子们纷纷说道:“藏在小朋友的嘴里”“藏在舌头底下”“粘在牙上的”“藏在牙缝里的”。刘老师把装着漱口水的杯子放进盥洗室。午睡后,孩子们去盥洗室解便洗手,捂着鼻子说:“房间里是什么味?真难闻。”这时,放杯子的地方围着几个小朋友,正在议论着。孩子指着杯子问:“这是什么呀?真臭。”原来漱口水已经变臭了,这时刘老师走过来,看见孩子们一脸的惊讶,问道:“大家想一想,这些东西在嘴里会怎么样?”有的孩子说:“也会变得很臭,生出许多细菌来。”还有的孩子说:“原来我们的牙齿就是这样被弄坏的!那吃完饭得把嘴漱干净。”有一位小朋友说:“我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吃完饭后也一定要漱口。”自那次观察活动后,孩子们漱口再也不用老师提醒了。 问题: 请从教育观的角度,评价刘老师的教育行为。

  ---------------------------------

  正确答案:

  ---------------------------------

  [华图教育题目解析]:(1)刘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材料中刘老师为了让幼儿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安排幼儿通过观察漱口水和干净的水,增加幼儿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机会,鼓励幼儿自主发现问题,培养幼儿好奇、好问的良好品质,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以幼儿为学习主体,实施启发式教学。采用各种教育方法,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动脑、动手、动口。材料中刘老师通过向幼儿不断提问,让幼儿亲自动手实践,使幼儿主动活泼、愉快地参与学习和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3)刘老师将幼儿记不住饭后漱口的问题,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完成,提供了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材料中刘老师开展了实践活动,促进了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良好习惯,很好地贯彻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 (4)材料中刘老师的行为还体现了保教活动的设计原则: ①教育性原则,材料中刘老师利用保教的时间,让幼儿把漱口水吐在一个杯子里,与另外一个装干净水的杯子做比较,让孩子观察。 ②趣味性原则,材料中刘老师用实验的方法,让幼儿观察,引起了幼儿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幼儿的学习欲望和求知欲。 ③实践性原则,材料中刘老师让幼儿亲自感受漱口水的味道,以达到幼儿养成漱口的习惯。 ④渗透性原则,材料中刘老师将活动渗透到一日生活之中,在活动中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